网上有关“国家职业标准基本结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国家职业标准基本结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法律分析: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部分,其中工作要求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主体部分。
1、职业概况是对本职业的基本情况的描述,包括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等级、职业环境条件、职业能力特征、培训要求、鉴定要求等内容。
2、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其中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本职业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观念、意识、品质和行为的要求,一般包括职业道德知识、职业态度、行为规范;基础知识是指本职业各等级从业人员都必须掌握的通用基础知识,主要是与本职业密切相关并贯穿于整个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关法律知识和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知识。
3、工作要求是在对职业活动内容进行分解和细化的基础上,从技能和知识两个方面对完成各项具体工作所需职业能力的描述。
4、比重表包括理论知识比重表和技能比重表。其中,理论知识比重表反映基础知识和每一项工作内容的相关知识在培训考核中应占的比例;技能比重表反映各项工作内容在培训考核中所占的比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四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国家职业标准的核心内容如下 :
是指在职业分类基础上,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劳动者从业资格和能力的重要尺度。职业标准除包括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外,还包括职业环境与条件、教育水平、职业道德等内容。
国家职业标准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鉴定比重表四个部分,其中工作要求为国家职业标准的主体部分。
我国现行国家职业标准的前身是建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经历了先后三次修订,到1994年,形成了覆盖46个行业共4700多个工种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体系。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后,劳动部为适应培育与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需要,着手改革工人考核制度,推行社会化的职业技能鉴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必须以职业标准为依据,而工人技术等级标准难以满足这种需要。
1999年我国第一部《职业分类大典》颁布后,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是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指导思想,也是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指导思想。
关于“国家职业标准基本结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位静依]投稿,不代表敏斯特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mster.com.cn/kepu/202511-202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敏斯特的签约作者“位静依”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国家职业标准基本结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国家职业标准基本结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法律分析:...
文章不错《国家职业标准基本结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