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成为展览讲解员是种怎样的体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成为展览讲解员是种怎样的体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什么是有成就感有价值感的事情呢?我曾经反复思考不停抱怨,经历了一段时间沉淀后,工作和生活中都充满了松弛感,我想我找到了回答自己的答案。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XXX科普馆,我是本次的讲解员XXX,很荣幸为大家进行讲解....”这是我最经典的开场白,最常说到的一句话。
一提到讲解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是景区的导游、博物馆的讲解员还是负责公司接待的向导呢?作为讲解员,不仅仅是为来宾介绍科普馆介绍项目,还负责很多的幕后工作。看着科普馆从最开始只有展陈设备到现在越加满当的馆,心中无尽感慨,我因这些而感到有成就,因这些有我的付出而感到有价值。
最常用的手势
科普馆的工作很难按计划完成,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在众多的不确定性中,我找到了自我,适应了这种工作环境,在适应中不断成长,寻找最佳工作状态。
一、接待时间充满不确定性:这是所有接待都会遇到且不可避免的问题,有时需要等半个小时,有时半个小时后通知不参观了,但这期间,不敢上厕所,不能做其他事情,这是属于接待前的准备,人来了你不在就是接待事故。
那在等待的过程中真的就干等吗?当然不可以,时间是最宝贵的成本,等待过程中可以练练口部操,熟悉新掌握的讲解知识点,查看馆外是否有垃圾,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来宾。不要小看碎片化时间,累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二、接待中发生什么事情充满不确定性:科普馆依托数字化高科技术,都是电子设备,容易有设备故障,巡馆时发现就会联系立刻进行维护,如果过程中屏幕点不动时非常尴尬的,只能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可能前面有游客玩的时候把屏幕关掉了,手中拿着iPad还好,在来宾没注意时开机,如果没有工具就只能想办法略过此处;来宾问的问题太专业答不上来也很尴尬,要解释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学问太深,不能及时作答,千万不能乱说。
所以我们该怎么做呢?一定巡馆,及时检查设备,避免出现设备故障但却不知道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关于专业知识,既然做的主要工作是科普,就应该把重心放在有趣有用的知识科普上,日常生活可能用得着,对宣传各项目有关联点的知识上,有的放矢。孩子们在参观聆听讲解时觉得不枯燥感兴趣,那就是我们进步的方向。
三、接待后的处理工作复杂:接待过程中不能看手机,完毕后看手机最夸张十几个未接来电,对方都有点急眼说怎么不接电话,领导都到门口了。我只能解释我在接待,且时间是安排好的,有了变化没有通知我们,我们人员有限也不能分身也很无奈。
我想,心态的调整很重要,面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眼前的事,并且要耐心的告诉大家为什么我们没能调整开,需要大家怎么配合我们,科普馆也会努力服务好大家。
四、不知道明天会做什么:不是说没有工作,这一秒在洗小朋友穿的衣服,下一秒就会接到要接待的电话,可能是团队可能是领导也可能是办一场活动,这时候就要及时更新工作计划,当然,活动物料的准备也要及时完成,活动物料的制作,选品,比价联系商家砍价,生活技能加一。
给孩子们做公益科普
有很多第一次接触的工作,讲课、带队、做公益活动、接触不同的小朋友们,拍视频、做直播,看到了很多,学到了不少,也感到很温暖,工作就是不断的处理问题和麻烦,而努力其实是一种生活状态,并非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做讲解员的这段时间让我明白,工作无小事,而服务只有更贴心,让客户更满意。大山不拒绝细小的尘埃,所以才那样巍峨;江海不嫌弃细流,因此才那样浩瀚。我的松弛感来源于,我享受竭尽全力过后对结果的顺其自然,去学习,参加比赛,不断积累经验,努力做好工作,做好工作的过程中做好自己。
敦煌莫高窟讲解员堪称“半个敦煌学专家”
参观过敦煌莫高窟的人,都会对那里的讲解员留下深刻的印象:高雅的气质、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口才……有人称赞他们是“半个敦煌学专家”。现在,他们不仅可以用流利的汉语普通话讲解,而且可以熟练地用日、英、法、俄、德、韩等多种语言解说;不仅可以为一般游客讲解,而且可以为专业人员讲解;不仅可以做短时间讲解,而且可以做连续几天的长时间讲解。
莫高窟的讲解员何以会有那么高的素质?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告诉记者,这是我们长期狠抓讲解员队伍建设、提高讲解质量的结果。
敦煌文化和敦煌艺术博大精深,但其中许多内容又与宗教密不可分。如何才能既介绍知识又不宣传宗教,既引导游客理解文物之美、感受艺术之精,又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这对讲解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敦煌研究院特别注重提高讲解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除了送他们到高等院校培训外,还在每年的旅游淡季组织专门培训,邀请本院专家为他们介绍相关知识,然后进行考核、定级。由于注重钻研学习,许多讲解员很快便从外行变成内行,对敦煌、敦煌学及相关知识了然于胸。由于综合素质较高,有些人还在省内的各种大赛中获奖。现在,掌握一门外语的讲解员就有40多人。他们可以为国内外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语言的游客进行讲解。
樊锦诗认为,讲解员是敦煌文化艺术最好的宣传员,是弘扬敦煌文化艺术的生力军。讲好了,既可以普及知识、传播文明,又可以让游客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樊院长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的讲解员,由于都懂大量敦煌学知识,在工作中都能保证质量地按要求讲解,自觉地以传播敦煌文化为己任。在一些景点讲解员乱说、瞎说、戏说、穿凿附会的现象,在莫高窟都不存在。高品位的讲解,让游客普遍感到满意。
关于“成为展览讲解员是种怎样的体验?”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颖雅]投稿,不代表敏斯特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mster.com.cn/zsfx/202511-228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敏斯特的签约作者“颖雅”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成为展览讲解员是种怎样的体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成为展览讲解员是种怎样的体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文章不错《成为展览讲解员是种怎样的体验?》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