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几道数学题、跪求答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几道数学题、跪求答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⒈甲回到A地一共用了4个小时
那么乙的速度=(20-2)/4=4.5千米/小时
甲乙速度和=20/2=10千米/小时
甲的速度=10-4.5=5.5千米/小时
⒉
⑴ 3x+8=m ①
⑵5(x-1)+3>m≥5(x-1) ②
由①、②得:5(x-1)+3>3x+8 且 3x+8≥5(x-1)
所以5<x≤6.5
x=6 m=26
⒊
⑴36=4*9——9辆小车
=4*7+8*1——7辆小车,1辆大车
=4*5+8*2——5辆小车,2辆大车
=4*3+8*3——3辆小车,3辆大车
=4*1+8*4——1辆小车,4辆大车
⑵设小车为x个,则大车为(9-x)/2个,x∈[1,9]
费用设为y,则
y=200x+(9-x)/2*300
=1350+50x,由x∈[1,9]
则最低费用为x=1时,费用为y=1350+50=1400
此时租用1辆小车,4两大车
⒋
设一个窗口每分检出的人是A,每分来的人是B,至少要开放X个窗口
a+30B=30A......①
a+10B=2*10A.....②
a+5B<=5*X*A
由①②得:A=2B
a=30A-30B=30B
30B+5B<=5*X*2B
X>=3.5
即至少要开4个窗口
⒌
解:(1)根据题意,得方程组
{13x+5(50-x)≤410
{4x+14(50-x)≤520,
解得18≤x≤20,
∵x为整数,∴x=18,19,20,
当x=18时,50-x=50-18=32,
当x=19时,50-x=50-19=31,
当x=20时,50-x=50-20=30.
∴一共有三种方案:加工原味核桃巧克力18块,加工益智巧克力32块,加工原味核桃巧克力19块,加工益智巧克力31块,加工原味核桃巧克力20块,加工益智巧克力30块;
(2)y=1.2x+2(50-x)= -0.8x+100,
∵-0.8<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20时,y有最小值,y的最小值为84.
∴当加工原味核桃巧克力20块、加工益智巧克力30块时,总成本最低.总成本最低是84元.
高一数学趣题
1、商场运回28台电视机,卖出一些后还剩8台,卖出多少台?
专家解析:本题是要站在一个整体与部分的角度考虑,商场运回28台电视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卖出去的,一部分是剩下的8台,总数减去剩下的8台,就得到卖出去的20台。
2、小虎学写毛笔字,第一天写3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1个,四天一共写了多少个?
专家解析:本题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难在不是把4天的数直接加起来,而是引导孩子把每天的字数按顺序一步步算出来,然后再计算4天的和。
3、小云今年8岁,奶奶说:“你长到12岁的时候,我62岁。”奶奶今年多少岁?
专家解析:关键让孩子明白奶奶和小云增长的岁数是相同的,还要培养孩子逆向推理能力,这样启发孩子小云长到12岁的时候得过多少年?再问奶奶再过4年就是62岁,奶奶今年会有62岁吗?
4、一根60米长的绳子,做跳绳用去10米,修排球网用去10米,这根绳子少了多少米?
专家解析:关键是要理解题意,不是问剩下多少米,而是问少了多少米。减去1米就会少1米,本题减去20米,就等于少了20米。
5、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的一位数,所得的结果是多少?
专家解析:首先要引导孩子明白位数的概念,问孩子325是几位数?为什么是3位数?继续追问最小的3位数和的3位数是多少?孩子明白这个概念,解答起来就容易多了。
6、6个小朋友分一袋苹果,分来分去多2个,问这袋苹果至少有几个?
专家解析:这个题要抓住关键词“至少”和关键句“分来分去多2个”,说明每人至少分一个才会多两个,那就至少是8个。
.今有人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鸡几何?
答案:
设鸡的数目为x,成本为y,则
9x-11=y
6x+16=y
解得x=9 y=70
2.有井不知深,先将绳三折入井,井外绳长四尺,后将绳四折入井,井外绳长一尺。问:井深绳长各几何?
答案:
井深x
绳长y
x+4=y/3
x+1=y/4
x=8
y=36
井深8尺
绳长36尺
3.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之数,剩二.五五之数,剩三.七七之数,剩二.问物几何?
答案:被3除的余数2乘上五和七的公倍数中除3余1的70得140
被5除的余数3乘上三和七的公倍数中除5余1的21得63
被7除的余数2乘上五和三的公倍数中除7余1的15得30
三个数相加得233,加上或减去105的整倍数即可
这是传说中的中国剩余定理的特例……
百鸡问题
《张邱建算经》中,是原书卷下第38题,也是全书的最后一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伍;鸡母一,值钱三;鸡鶵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鶵各几何?答曰:鸡翁四,值钱二十;鸡母十八,值钱五十四;鸡鶵七十八,值钱二十六。又答:鸡翁八,值钱四十;鸡母十一,值钱三十三,鸡鶵八十一,值钱二十七。又答:鸡翁十二,值钱六十;鸡母四、值钱十二;鸡鶵八十四,值钱二十八。」该问题导致三元不定方程组,其重要之处在于开创「一问多答」的先例,这是过去中国古算书中所没有的。
秦王暗点兵问题和韩信乱点兵问题,都是后人对物不知其数问题的一种故事化。
物不知其数问题出自一千六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原题为:"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二,五五数之三,七七数之二,问物几何?"
这道题的意思是:有一批物品,不知道有几件。如果三件三件地数,就会剩下两件;如果五件五件地数,就会剩下三件;如果七件七件地数,也会剩下两件。问:这批物品共有多少件?
变成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就是:有一个数,用3除余2,用5除余3,用7除余2。求这个数。
这个问题很简单:用3除余2,用7除也余2,所以用3与7的最小公倍数21除也余2,而用21除余2的数我们首先就会想到23;23恰好被5除余3,所以23就是本题的一个答案。
这个问题之所以简单,是由于有被3除和被7除余数相同这个特殊性。如果没有这个特殊性,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也更有趣得多。
我们换一个例子;韩信点一队士兵的人数,三人一组余两人,五人一组余三人,七人一组余四人。问:这队士兵至少有多少人?
这个题目是要求出一个正数,使之用3除余2,用5除余3,用7除余4,而且希望所求出的数尽可能地小。
如果一位同学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问题,也能利用试验加分析的办法一步一步地增加条件推出答案。
例如我们从用3除余2这个条件开始。满足这个条件的数是3n+2,其中n是非负整数。
要使3n+2还能满足用5除余3的条件,可以把n分别用1,2,3,…代入来试。当n=1时,3n+2=5,5除以5不用余3,不合题意;当n=2时,3n+2=8,8除以5正好余3,可见8这个数同时满足用3除余2和用5除余3这两个条件。
最后一个条件是用7除余4。8不满足这个条件。我们要在8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数,使之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为此,我们想到,可以使新数等于8与3和5的一个倍数的和。因为8加上3与5的任何整数倍所得之和除以3仍然余2,除以5仍然余3。于是我们让新数为8+ 15m,分别把m=1,2,…代进去试验。当试到m=3时,得到8+15m=53,53除以7恰好余4,因而53合乎题目要求。
我国古代学者早就研究过这个问题。例如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在他著的《算法统宗》(1593年)中就用四句很通俗的口诀暗示了此题的解法: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树梅花甘一枝,
七子团圆正半月,
除百零五便得知。
"正半月"暗指15。"除百零五"的原意是,当所得的数比105大时,就105、105地往下减,使之小于105;这相当于用105去除,求出余数。
这四句口诀暗示的意思是:当除数分别是3、5、7时,用70乘以用3除的余数,用21乘以用5除的余数,用15乘以用7除的余数,然后把这三个乘积相加。加得的结果如果比105大,就除以105,所得的余数就是满足题目要求的最小正整数解。
按这四句口诀暗示的方法计算韩信点的这队士兵的人数可得:
70×2+21×3+15×4=263,
263=2×105+53,
所以,这队士兵至少有53人。
在这种方法里,我们看到:70、21、15这三个数很重要,稍加研究,可以发现它们的特点是:
70是5与7的倍数,而用3除余1;
21是3与7的倍数,而用5除余1;
15是3与5的倍数,而用7除余1。
因而
70×2是5与7的倍数,用3除余2;
21×3是3与7的倍数,用5除余3;
15×4是3与5的倍数,用7除余4。
如果一个数除以a余数为b,那么给这个数加上a的一个倍数以后再除以a,余数仍然是b。所以,把70×2、21×3与15×4都加起来所得的结果能同时满足"用3除余2、用5除余3、用7除余4"的要求。一般地,
70m+21n+15k (1≤m<3, 1≤n<5,1≤k<7)
能同时满足"用3除余m 、用5除余n 、用7除余k"的要求。除以105取余数,是为了求合乎题意的最小正整数解。
我们已经知道了70、21、15这三个数的性质和用处,那么,是怎么把它们找到的呢?要是换了一个题目,三个除数不再是3、5、7,应该怎样去求出类似的有用的数呢?
为了求出是5与7的倍数而用3除余1的数,我们看看5与7的最小公倍数是否合乎要求。5与7的最小公倍数是5×7=35,35除以3余2,35的2倍除以3余2,35的2倍除以3就能余1了,于是我们得到了"三人同行七十稀"。
为了求出是3与7的倍数而用5除余1的数,我们看看3与7的最小公倍数是否合乎要求。3与7的最小公倍数是3×7=21,21除以5恰好余1,于是我们得到了"五树梅花甘一枝"。
为了求出是3与5的倍数而用7除余1的数,我们看看3与5的最小公倍数是否合乎要求。3与5的最小公倍数是3×5=15,15除以7恰好余1,因而我们得到了"七子团圆正半月"。
3、5、7的最小公倍数是105,所以"除百零五便得知"。
例如:试求一数,使之用4除余3,用5除余2,用7除余5。
解:我们先求是5与7的倍数而用4除余1的数;5与7的最小公倍数是5×7=35,35除以4余3,3×3除以4余1,因而35×3=105除以4余1,105是5与7的倍数而用4除余1的数。
我们再求4与7的倍数而用5除余1的数;4与7的最小公倍数是4×7=28,28除以5余3,3×7除以5余1,因而28×7=196除余5余1,所以196是4与7的倍数而用5除余1的数。
最后求的是4与5的倍数而用7除余1的数:4与5的最小公倍数是4×5=20,20除以7余6,6×6除以7余1,因而20×6=120除以7余1,所以120是4与5的倍数而用7除余1的数。
利用105、196、120这三个数可以求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解:
105×3+196×2+120×5=1307。
由于4、5、7的最小公倍数是4×5×7=140,1307大于140,所以1307不是合乎题目要求的最小的解。用1037除以140得到的余数是47,47是合乎题目的最小的正整数解。
一般地,
105m+196n+120k (1≤m<4,1≤n<5,1≤k<7)
是用4除余m,用5除余n,用7除余k的数(105m+196n+120k)除以140所得的余数是满足上面三个条件的最小的正数。
上面我们是为了写出105m+196n+120k这个一般表达式才求出了105这个特征数。如果只是为了解答我们这个具体的例题,由于5×7=35既是5与7的倍数除以4又余3,就不必求出105再乘以3了。
35+196×2+120×5=1027
就是符合题意的数。
1027=7×140+47,
由此也可以得出符合题意的最小正整数解47。
《算法统宗》中把在以3、5、7为除数"物不知其数"问题中起重要作用的70、21、15这几个特征数用几句口诀表达出来了,我们也可以把在以4、5、7为除数的问题中起重要作用的105、196、120这几个特征数编为口诀。留给读者自己去编吧。
凡是三个除数两两互质的情况,都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求解。
上面的方法所依据的理论,在中国称之为孙子定理,国外的书籍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
关于“几道数学题、跪求答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山青]投稿,不代表敏斯特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mster.com.cn/yule/202510-54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敏斯特的签约作者“山青”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几道数学题、跪求答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几道数学题、跪求答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⒈甲回到A...
文章不错《几道数学题、跪求答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