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电视广告媒体的发展趋势”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电视广告媒体的发展趋势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央视与省级卫星台的潜在竞争;
一)央视广告额绝对额上升,相对额下降。
央视广告收入从1998年41亿起,一路攀升,到2000年达到53.6亿,2002年达到64.5亿,到2004年,突破了80亿大关,比2003年净增10.0143亿,2005年达到86亿。
2006年11月18日,中央电视台2007年黄金资源(CCTV-1《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焦点访谈》)广告招标以总额67.9562亿元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是在2006年58.69亿元的高基数上净增9.2586亿元,增长了15.77%。
虽然央视广告总量持续上扬,但由于省级卫视近年来步步紧逼,增长势头已大不如前,央视广告收入在全国电视广告收入中的比例成逐年下滑的趋势。
湖南卫视2008年广告收入铁定超过15亿元,2009年预期收入是18个亿。”
1.新闻类
新闻节目一直是央视的立台之本。
然而随着省级卫视近年来的扩张和民生新闻的兴起,央视在电视新闻领域的霸主地位正在动摇。
2004年,在全国新闻类节目收视市场中,省级卫视频道和省级非上星频道的市场份额合计为31.8%,中央级频道的市场份额为53.1%。
2005年, 省级卫视频道和省级非上星频道的市场份额上升为34%,中央级频道的市场份额则下降到48%,下降了5个百分点。
以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为例,2003年6月该频道18:30-19:30时段的平均收视率不到1%,中央电视台这个时段的平均收视率基本在15%以上;
2003年7月经济生活频道在18:30-19:30推出《第一时间》节目,在合肥的平均收视率达到26%,年广告收入突破5000万元人民币,而中央电视台在合肥的平均收视率则下降到8%左右。
在上海电视市场,上海本地电视台不断加强新闻节目,抢占了当地72.4%新闻/时事节目的收视份额,中央台只占有22.9%的收视份额。
在苏州市场,苏州电视台旗下5个频道全天的市场总份额达到43%,而在晚间18:30-22:30的黄金时段,其市场份额高达53%。而央视在苏州本地的市场份额只有25%左右。
2.电视剧类
2003年以前,央视在电视剧市场所占份额并不理想,电视剧对央视收视时长的贡献比不到14%。
“剧场化”战略
经过2003年5月、2004年9月央视对一套节目进行改版,以“剧场化”作为央视调整的主要方向,大幅度扩充电视剧播放时间。
改版后的央视一套,每天开设四大剧场,晚间黄金时间的电视剧场也由原来每天一集增加到两集。
2005年5月,中央电视台八套将晚间黄金剧场扩充为三集连播,上午剧场扩充为六集连播,使得许多大剧、精品剧等优质电视剧资源向央视集中。
央视按照从“频道专业化”到“频道品牌化”的运营思路,打造全天八档剧场和频道整体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品牌价值,确立在电视剧收视竞争中的第一品牌地位。
到2006年,央视16个频道中,有6个频道播放时间长度不等的电视剧。
“独播剧”战略
2005年3月,央视开始谋划“独播剧”战略。同年10月,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部独播剧《宝莲灯》。
根据CSM全国测量仪的数据,《宝莲灯》在全国范围内的平均收视率达到了5.43%,占该时段收视份额的14.6%。播出期间,CCTV-8全天整体收视份额超过10%,创造了历史记录。
2005年,央视在一套播出央视第二部独播剧《京华烟云》,全剧平均收视率达8.21%,占同时段21.0%的收视份额,最高单集收视率更是高达12.6%,并带动央视的整体收视份额连续三周维持在36%以上的高位。
2006年春节过后央视综合频道推出央视第三部独播剧《乔家大院》,全剧以7.83%的平均收视率,占据同时段收视市场18.7%的份额。
独播剧”战略:将精品资源聚拢旗下,实则是一种“强者恒强、强者通吃”的做法,将大大挤压弱小者的生存空间。
2005年在电视剧争夺方面,央视购买电视剧的费用高达7亿元,如央视购买《京华烟云》的独播价为每集73万元,总计3500万元,比普通的剧集高出好几倍;
部分实力较强的省级卫视的电视剧投入也在1亿元以上。
2006年,安徽和浙江两家卫视购买电视剧的费用对外宣称都高达2亿元以上。
资金投入的高门槛将相对弱势的电视台排除在“独播剧”市场之外。
随着“独播剧”战略的发展,不堪成本重负的部分地方卫视将进一步丧失收视空间,而地方电视频道在电视剧市场生存和壮大的可能性甚微,电视剧竞争将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独播剧”战略并非战无不胜的通关法宝。
2006年,浙江卫视以每集80万元、总价3200万元的高价,抢购古装大剧《争霸传奇》的全国独播权,大有赶超湖南卫视、安徽卫视的企图。但AC尼尔森的数据表明,《争霸传奇》在首播期间,杭城地区收视率仅为1.6%,其他地区的收视率更是低于1.0%。
如此低迷的收视状况与每天160万元的成本压力形成鲜明对比,浙江卫视成为中国“独播剧”战略的第一个牺牲品。
湖南卫视和安徽卫视这些强势媒体,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对独播剧进行互换共享,降低独播剧风险 。
如安徽卫视8月中旬播出的台湾偶像剧《天国的嫁衣》就是湖南卫视让出的卫视首播权。
通过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巩固双方在地方卫视的领先优势,对央视构成更具威胁的挑战。同时,互换资源有利于两家电视台减少成本,丰富剧源,以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
(二)省级卫视崛起
跨区域出击,将区域、全国甚至全球作为了自己拓展市场的目标地。
以央视的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不断向央视的弱点或盲点发动侧翼进攻。
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显示,2006年1-7月,湖南卫视收视份额为2.58%,在全国所有卫星频道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央视一套、五套,在省级卫视排名中,以绝对优势位居第一。安徽卫视排名第二,份额为1.27%,只有湖南卫视的一半,位列第三的是北京卫视,份额为1.05%。
2006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广告总收入有望在去年33亿元的基础上再增长10%,而湖南广电集团的目标是在年内实现广告收入13亿元。
1.湖南卫视——“走出去” 战略
2003年“湖南卫视”改称呼号为“中国湖南卫视”,力图实现“全国收视、全国覆盖、全国品牌、全国影响”,争夺“全国市场”。
从2003年开始,湖南卫视每年都展开全国媒介推广会,推广重点逐渐从全国省级卫视所在地聚焦为京广沪。
2004年湖南卫视开创国内电视媒体之先河,赴香港举行2005推介会,把广告经营目标扩展到了经济活跃的香港众多企业。包括京都念慈庵在内的数家香港企业已经加入湖南卫视广告赞助商行列。香港投资推广署、香港总商会更主动延揽湖南卫视在港入户。
2006年,湖南卫视的推广版图扩至中国台湾地区。
2.东方卫视——新闻定位
东方卫视2003年开播后,凭借SMG的实力新闻立台,每天17档新闻,7个小时新闻播出量,不仅对上海新闻,对全国新闻、国际新闻也全力拼抢,进行了不少新闻直播,制作了不少深度报道,成为省级卫视中第一家走新闻定位并小有成就的电视媒体。
2006年,东方卫视在SMG进行资源整合后,又开始在娱乐节目上发力,《加油!好男儿》、《我型我SHOW》、《舞林大会》成为东方卫视走向全国娱乐节目市场的三张“名片”。
3.安徽卫视 ——“剧行天下”
安徽卫视2006年斥资2亿元,加大对全国名编、名导、名演的电视剧购买力度,尤其是加大全国独播剧、独家引进剧、以及全国独家上星版权剧的引进力度。
在晚间黄金时段的《第一剧场》安排了100%的全国首轮上星剧,同时白天剧场也安排了高比例的新剧。
先后推出《倚天屠龙记》、《我的野蛮婆婆》、《王子变青蛙》等独播剧,其中《我的野蛮婆婆》和《王子变青蛙》在次黄金档播出,实现同时段收视率翻番,在暑期收视市场的争夺中拔得头筹。
(三)城市台和省级非上星频道受到冲击
央视、省级卫视、城市台三级格局中,城市台曾经被广泛看好,它的接近性和地域性是卫视频道无法比拟的。
但伴随着央视和省级卫视的高歌猛进,曾被大家看好的城市台却逐渐边缘化和衰落。
“先地方后中央”的交易、发行模式,无形中使城市台占得先机。
2004年电视连续剧的市场占有份额在城市台所有电视节目中占40%以上,因为不少热门剧集的首播权都卖给了全国城市电视台协作体。
从2006年开始央视将许多优秀剧目归 己所有,不再将优秀剧集的二轮播放权卖给地方台,使城市台可供播放的优秀电视剧资源减少。
对电视剧集独播权的抢夺,导致市场电视剧价格飙升,城市台购片成本相应提高。
城市台如今唯一的优势仅保持在民生新闻上 。
二v地区发展不平衡
中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决定了中国媒体发展的区域化,而中国电视广告也因此呈现出区域化的不平衡状态。
据广电总局2004年数据显示,从电视台广告收入总量上看东、中、西部呈明显的阶梯分布。东部地区占全国省级电视台广告收入的58%,中部地区占27%,西部地区占15%。
1.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地域经济铸就强势媒体
(1)京津冀经济区内拥有1.2亿消费群体,市场容量占全国总量的10%以上,是中国市场容量最大的地区之一。
2)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都是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对高端产品的接受能力都很强。庞大的广告市场为媒体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
2.中等发达地区卫视
与三大经济圈相比,中西部地区包括湖南、安徽、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属于经济相对不发达,也无政治优势的地区。
这些地区的电视媒体大体分为三类,凡勇于突破者皆志存高远,保守平淡者则画地为牢。
(1)勇敢的挑战者
一类是以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为代表的先行者。
湖南卫视通过娱乐节目红遍中国,安徽卫视通过影视剧引人注目。
与广大内陆地区的电视台相比,湖南卫视与安徽卫视的成功,可以说缔造了区域经济决定广告收入的悖论。
(2)成功的追随者
2005年8月,重庆卫视重新定位,由原来的“中国公信特色频道”改为“麻辣中国故事频道”,2005年重庆卫视的广告投放额检测数据也一跃进入前五位。
重庆卫视的优异表现使得重庆电视台成为中国电视媒体中的活跃分子。
广西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2003年GDP排全国第16名),广西卫视2004年初定位为中国第一女性特色卫星频道。
弱弱联合——甘肃卫视与贵州卫视
2007年9月下旬,贵州台和甘肃台合资组建的智诚同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智诚同辉)即将在兰州挂牌成立,这家由贵州台控股51%的企业将主要负责甘肃台两个频道(甘肃卫视频道和甘肃文化影视频道)新闻以外的内容及经营,包括广告经营、电视剧购买和推广工作
甘肃卫视与贵州卫视顺利合作的原因:
一、贵州卫视今年新推出的节目《中国农民工》。
二、经济利益的驱动。
2003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成功完成对该频道的播出系统测试并宣布该频道开始对外试播。该频道的最早定位是“以全面化的新闻报道,扩展资讯大视野;强化舆论导向,突出传播党和国家的声音”。7月1日,该频道在历经61天的对外试播后正式启播。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根据试播情况对该频道的节目进行了调整(首次小改版),撤掉了《海外速递》、《数字观察》、《世界报道》、《体育周刊》、《财经周刊》、《文化周刊》六个专题栏目,增加了一个谈话类的新栏目《小崔说事》,《新闻》更名为《新闻NEWS》。
2004年5月1日,该频道再次对节目进行调整(第二次小改版),撤掉了收视表现不好和社会反响度不高的《亚洲报道》、《文化报道》、《声音》,《地方社会新闻》更名为《新闻社区》。此后又在6月份增加了《约会新7天》,12月份又撤销了《财经报道》。
2005年3月1日,该频道首次改版(首次大改版),是该频道中使用时间最短的包装(2005年3月1日-2006年6月5日)。与CCTV2、CCTV10同时采用了红白双色调包装,使该频道开始注重品牌化效应。同时更换了《天气·资讯》、《每周质量报告》、《新闻社区》、《共同关注》等多个节目的包装。此后在6月下旬《约会新7天》也更换了节目的包装。
2006年6月5日,该频道第二次改版(第二次大改版),频道包装及栏目片头开始统一换为**调(《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不更换片头;《东方时空》推迟到2008年3月才更换为**调),将“CCTV新闻”作为频道标志。撤掉了《国际观察》、《央视论坛》、《今天》,原6:00、7:00的《新闻NEWS》、《媒体广场》、《新闻早8点》、6:52和7:52的《天气·资讯》整合为《朝闻天下》,并增加了《人物新周刊》、《360°》等新栏目。6月10日,《中国周刊》更名为《新闻周刊》。(在250演播室的节目字幕条有动画效果;但是在229演播室的部分节目的字幕条却无法实现动画效果,以渐变或者突然出现形式,且字体与250演播室不同)
2006年7月18日,本频道与CCTV-1在19:30~19:38并机播出广告时,在荧屏右上角显示半透明状的“绿色广告标识”,8月16日起,因中央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段全面启动“绿色广告标识”的审核工作,CCTV1,CCTV13及央视其余频道在晚间黄金时段广告期间,屏幕右上角全部显示“绿色广告标识”。
2008年1月,因南方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最恶劣的暴风雪袭击事件,该频道开始大量增加新闻直播。
2008年3月24日,该频道第三次调整(第三次小改版),取消了《新闻社区》、《本周》、《纪事》、《360°》、《人物新周刊》、《社会纪录》、《体育报道》、《约会新7天》等节目的播出,同时取消了《天气·资讯》,取而代之为《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凌晨时段还有逐3小时预报)。在汶川大地震期间以及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残奥会期间做到了全天重点时段的大直播,并在这之后全天上下午开通“新闻大直播时段”。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启动了重大以及突发新闻事件直播体制,频道全面改版,栏目重新包装,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成为奥运资讯频道,为观众第一时间直播重点赛事,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奥运资讯节目,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奥运会、神七直播结束后,新闻频道借鉴汶川地震的直播经验,为应对突发重大事件的发生,从每天8:30-11:30、下午13:00-17:00改为新闻大直播时段,第一时间向观众传递最新新闻事件;取消了《新闻社区》节目;同时也将每一时段的《天气·资讯》改为《全国天气预报》节目,让广大观众更快、更实时地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
2008年8月10日,该频道取消整半点时间标的显示,时间改放在左下角新闻跑马上。
2008年9月25日,从神舟七号发射直播开始,CCTV-13的新闻镜面更换为黄绿包装(至2009年8月16日止,初期仅在250演播室使用黄绿包装且有动画效果,而229演播室则继续使用2006年的新闻镜面,直到2008年底才统一使用样式和250演播室完全一样的黄绿包装字幕条,但因为设备原因仍然是以渐变形式出现或者消失,无法实现动画效果)。
2009年5月27日,该频道传输方式由加密传输改为开路传输,使用卫星接收机的用户可免费收看该频道,之后在香港、澳门和其他海外地区落地。
2009年7月27日至2009年8月17日期间,该频道第三次改版(第三次大改版),是该频道中使用时间最长的包装,开始朝资讯化的方向发展。
2009年7月27日至2009年8月3日,《百姓故事》、《高端访问》、《新闻会客厅》等节目逐渐停播。宣传ID使用蓝色月牙标志,为改版试播阶段。
除《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新闻调查》、《面对面》使用完全独立的包装外,其余新闻节目采用统一片头模式、使用统一片头音乐(“全国哀悼日”期间片头音乐不显示,直接以“您正在收看的是”或哀悼专题片为片头)。
2009年8月17日,《新闻直播间》开播,取代《整点新闻》,《环球视线》、《24小时》全新亮相,包括CCTV1在下午15点的《新闻20分》节目(同当天《晚间新闻》也是用《新闻20分》的包装,2010年7月11日《新闻20分》正式停播,2011年9月5日《晚间新闻》片头片尾更换至今),同时取消了《晚间新闻》在该频道的播出。宣传ID开始用蓝色地球标志,为改版正式阶段。《实话实说》在当日撤出新闻频道,改到综合频道播出,9月27日正式停播。
2009年9月28日,因应综合频道高清信号、标清信号同播,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节目开启高清演播室(编号为250),且所有与综合频道并机的新闻节目亦开始高清信号直播,在CCTV1高清版可看到高清信号画面(“全国哀悼日”期间在原高清综合频道(现体育赛事频道)亦可以看到)。
2010年3月1日,《新闻1+1》取消统一片头,以独立包装节目预告为片头。随后,亦取消了“您现在收看的是”统一包装,改用《新闻1+1》自制小片头。
2010年5月16日,《每周质量报告》恢复在该频道播出,取代原周日档《法治在线》。
2010年8月21日,周六的《新闻周刊》取消统一片头和音乐,恢复原来片头,包装和“新闻周刊”字体与以前不同。而周日的《世界周刊》仍为统一片头,只是原来的节目LOGO在节目播出中右下角可看到。
2011年7月4日,该频道(第四次小改版)在凌晨的每个整点时段安排直播至少10分钟的《新闻直播间》,并在其他重点时段加大国际新闻的比重。
2013年5月27日凌晨至傍晚,该频道的节目信号切入新址试验。当天屏幕右上角曾显示了整半点时间标,左下角的时间字体以及跑马灯字体也略有了改变。
2013年6月17日,该频道正式改由通过将北京市复兴路旧址的节目信号传送至北京市朝阳区新台址予以对外播出。而该频道高清版的节目信号亦开始在新台址内部试播。
2013年起,因央视加强公益广告审核工作,该频道在播出公益广告时,右上角显示彩色色块的“公益广告标识”。
2014年11月30日,《环球记者连线》(于2012年2月28日开播)宣布告别,正式停播。
2015年1月6日,该频道第四次改版(第四次大改版),从0时开播的《午夜新闻》开始, 每日凌晨0时至6时的整点新闻节目(《午夜新闻》和凌晨时段《新闻直播间》)开始在新台址的新闻演播室播出。播出期间,该频道的画面比例将由4:3模式改为16:9横向压缩4:3模式(重播节目的仍相当于4:3模式,不影响4:3模式的电视的收看效果),同时开始使用新的新闻片头、镜面。(但台标比例仍为4:3,导致用16:9设备观看该镜面时台标横向拉伸变形。直到2015年8月17日台标调整才得以解决。)而6时至24时的节目亦拟于新址演播室全部测试完毕后在新台址录制,将使用2015版新闻片头与镜面,画面比例将改为16:9模式。在凌晨跑马中出现了央视新台标“CCTV.”,取代原来的“CCTV-新闻”标志。其高清版本在面向全国测试中,亦拟于新址演播室测试完毕后上星播放。
2015年9月3日,央视新闻频道在新址制作“胜利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直播特别节目,过后继续在旧址制作,具体新址演播室测试完毕时间待定。
2015年9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中星9号一代机停止传输,卫星用户需安装合法“户户通”即可继续收看。
2015年12月31日21:45,央视新闻频道在新址制作“2015跨年直播特别节目-新闻回顾,,过后继续在央视旧址制作,具体新址演播室测试完毕时间仍在待定。
关于“电视广告媒体的发展趋势”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俞丹丹]投稿,不代表敏斯特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mster.com.cn/kepu/202511-160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敏斯特的签约作者“俞丹丹”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电视广告媒体的发展趋势”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电视广告媒体的发展趋势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央...
文章不错《电视广告媒体的发展趋势》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