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怎样加快溶解的优秀教学设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怎样加快溶解的优秀教学设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导入新课
师:首先我来给同学们做一个小实验,请大家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空烧杯,里面装 有同样多的水,同时分别投入两粒大小相同的高锰酸钾。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一个烧杯里的高锰酸钾比另一个烧杯里的高锰酸钾溶解得快。 师:怎样使溶解较慢的高锰酸钾溶解得快起来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怎样加快溶解》。 二、讲授新课 师:我还是用这样的一粒高锰酸钾,放在这么多的水中,怎样使高锰酸钾溶解得快起来呢?你有什么好办 法? 生[,1]:把它研成粉末。 生[,2]:把高锰酸钾放到热水里。 师:同学们想出了两种加快溶解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实验,来 验证你们的想法是否正确。 首先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空烧杯,老师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用热水是否可以加快溶解。 现在,老师应该怎么做呢?教学目标:它们吸水吗
科学概念:
1.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吸水性的强弱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2.吸水性是材料的一种物理性质,不同材料的吸水性是不同的。
3. 纸、木头、塑料、金属四种材料中纸的吸水性最强,纸是由纤维组成的,纤维之间有许多空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材料的吸水性是不同的。
2.通过画图的形式展示、促进对材料吸水性与其组成结构之间关系的认识。
3.运用适当的语言定性描述材料的吸水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不同材料物理性质的探究兴趣。
2.初步意识到我们可以用观察和测量的方法认识材料的物理性质。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画图的形式展示、促进对材料吸水性与其组成结构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
通过画图的形式展示、促进对材料吸水性与其组成结构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学准备:
学生: ① 纸片、木片、塑料片、金属片各一片 ② 杯子、水、滴管 ③ 放大镜、滤纸 ④红笔、红的彩色笔 ⑤ 实验单 ⑥大、小托盘 ⑦ 圆圈纸
老师:黑袋子(纸片、木片、塑料片、金属片各一片)、喷壶、圆圈纸、课件、磁铁、教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选择合适的材料擦干黑板上的水,说明理由。
2、出示课题:它们吸水吗?
二、谁更容易吸水
1、想办法了解纸片、木片、塑料片、金属片是否吸水?
2、布置实验要求:(投影)
(1)用什么滴水?滴多少水?滴在什么地方?
(2)怎么看材料是否吸水?
(3)记录:用图画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人人能用语言描述看到的现象。
(4)做完实验,上交所有实验材料。
3、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后到黑板上张贴记录单。
4、学生交流。
5、讨论:(1)通过刚才观察、交流,你们发现不同材料的吸水性一样吗?
(2)哪钟材料吸水性最强?其次是什么?塑料和金属呢?
(3)纸吸收的水到哪里去了?
三、纸的观察
1、猜测纸的组成和结构。
2、观察纸的组成和结构,画在记录单上。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
4、归纳: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四、介绍造纸术
1、纸是由哪个国家发明的?
2、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3、介绍学生自己造纸的步骤。
五、课后拓展:
1、小小设计师:设计制作一张有特色的纸。
2、小小收藏家:收集不同种类的纸,做成纸样标本。
关于“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怎样加快溶解的优秀教学设计”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雨雪]投稿,不代表敏斯特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mster.com.cn/yule/202511-139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敏斯特的签约作者“雨雪”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怎样加快溶解的优秀教学设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怎样加快溶解的优秀教学设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
文章不错《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怎样加快溶解的优秀教学设计》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