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古董背后的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董背后的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璀璨的文明自然也留下了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物供后人瞻仰。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好,许多人都有收藏古董的爱好,有些人为了一件珍宝究其一生都没有得到它,而有些人在机缘巧合之下无意中就能够发现一件价值无可估量的国宝。
比如上世纪的苏州几个小学生放学之后“掏鸟蛋”,却无意中发现了距今有千年历史的舍利宝幢,据专家声称这件国宝经过估值大约价值五十亿人民币。
国宝的发现过程
在古代像苏州这种文化昌明之地一般都不会缺少宗教建筑的身影,西汉时期佛教进入中国之后也迅速的传播到了江南地区,三国时期孙权下令在苏州修建了瑞光寺以供西域康居国僧人性康居住传法,之后又为了给母亲祈福在瑞光寺中修建了十三层舍利宝塔,十分壮观。
而且中国的古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保存下来十分不易,尽管三国时期的建筑早已不可追溯,佛塔也屡次坍塌,可是历朝历代都会加以修缮,清朝的时候寺庙被焚毁,佛塔却保留了下来,成了苏州的地标建筑。
国宝的发现还是要归功于一群贪玩的小学生,在一九七八年四月的一个傍晚,三个小学生放了学相约要一起寻找最漂亮的鸟蛋,他们爬了很多树都一无所获,感觉这些鸟蛋都不够漂亮。于是他们就将目光转向了瑞光塔附近,那里由于年久失修很少会有人去到那里,因此很多鸟儿会选择在这里筑巢。
塔顶附近各式各样的鸟窝吸引了这三个小学生的目光,他们决定进入宝塔一探究竟。他们一连爬上了宝塔的第三层,可是始终都没有发现鸟窝的踪迹,这不禁让他们大失所望。
孩子们的热情总是不能持久,接连爬上三座塔却没发现鸟窝已经足够令他们的热情消耗殆尽,但是孩子们的好奇心却不曾消失,他们想着在塔里会不会发现什么其他的新奇玩意呢?他们惊讶的发现塔中有的地方的青砖居然是松动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将所有松动的砖块全部取了下来,拿下所有砖块后他们发现了一个大洞。
孩子们所发现的大洞正是瑞光塔的塔心窖,好奇的孩子们一路摸索,他们发现了一个黑色的大箱子,打开之后发现了后来被存放在苏州博物馆中的国宝—真珠舍利宝幢。上面的墨迹写着“大中祥符六年四月十八日记”(也就是公元1013年),这也就意味着这件国宝在被这三个孩子发现之前已经在这里存放了九百六十五年之久。
孩子们觉得这个盒子肯定不普通,于是就马上跑回家中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父母,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村民们也联系了当地的考古学家。
千年国宝
考古专家们得到消息后就急忙来到的现场,并且将瑞光塔封锁起来,根据孩子们的描述他们找到了瑞光塔第三层中孩子们所说的那个箱子。而箱子打开之后存放的正是现如今存放在苏州博物馆内的镇馆之宝—真珠舍利宝幢。
真珠舍利宝幢有一百二十公分高,整体呈现八角形,由上等的楠木所制成,它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塔刹、须弥座、佛宫。宝幢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天女与天神,似乎他们随时都会走下来一般。
其中的须弥座又可以细分为底座、须弥海、须弥山三层。不过宝幢中最重要的还是佛宫,佛宫最中心的位置是一座经幢,,经幢正面刻上了“南无摩诃般若波罗密”的梵语。另外七面又分别用草、隶、篆、真四种字体把过去七佛的尊号刻在了上面,经幢中空的位置有一有一只浅青色的葫芦状小瓶,瓶子中存放了九颗珍贵的舍利子。
须弥海这一部分也十分有趣,外套有木质描金勾栏,勾栏共有八根拦住,又分别缀有银丝串珠如意花,而且各缀上了一颗水晶球,整体看来光彩夺目。在须弥山山站着佛教的四大护法天王,有一位天王怒目圆睁,这就足以可见佛门中不仅仅有慈眉善目的佛陀菩萨,还需要怒目圆睁的形象来扫清这世间一切邪恶与不公。
在宝物的下面还有一张纸,那上面记录了这件宝物建成的时间以及它背后的故事,纸上明确记录了这是方允生与他的妻子留下来的遗物。后来考古工作者们回到瑞光塔也发现了很多文物,但是那些文物都不如这一个宝幢价值高,专家们声称这件国宝价值起码要五十个亿。
孩子们和那些村民听到这件宝物的价值之后也没有萌生出占为己有的想法,他们决定将这件宝物上交给国家,可见那时候的人们的确十分的淳朴,文物保护意识也十分强烈。当然国家也不可能让这样的稀世珍宝在民间流落。
后记
真珠舍利宝幢一经发现就引起了当时整个考古界以及全社会的热议,海内外华人都想要看一看真珠舍利宝幢来一饱眼福,不过这件国宝早已被评为了一级国宝,并且属于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列中,成为了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件国宝从北宋流传至今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这些年来它接受了千年岁月的洗礼却仍然完好的保存了下来,使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们的智慧。虽然这座舍利宝幢整体造型看起来并不大,但是十分的精致小巧,被发现之前它一直都被保护在共有两层的木匣中,也是因为木匣子的功劳,我们才得以窥见这件穿越了千年光阴的国宝。
因为制作这种宝幢的古法早已在连年的战争中失传,现在世上已经没有人再掌握制作它的方法了,因此也令这件国宝的价值大大增加,显得更为珍贵了。其实很多的文物都像这座真珠舍利宝幢一样是人们在不经意之间发现的,就像上世纪是几位农民发现的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这些珍贵的国宝不仅仅因为时间而被赋予了价值,它们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那些属于每个中华民族子子孙孙的记忆。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到二十一世纪。近代的历史我们尚可以用视频等方式将其记录,但对于久远一些的历史,我们只能从史书上了解,但是史书记录范围有限,总会漏掉那么一点两点的真相,有一些偏僻一些的事件甚至无法从史书上得到一星半点的证明。可是除了史书,也就只有那些流传下来的“古董”能证明这些事情曾经真实的存在过,可是古董只是一个物件,它除了能证明“存在”,什么都做不了。
这时候我们就在想,要是古董会说话就好了。这个想法于我们而言只是一个幻想,但是作者玄色(小说原作者)和晓泊(漫画主笔)却将它变成了现实。身边有很多喜欢《哑舍》的朋友都说玄色和晓泊的笔是活的,因为玄色,人物有了灵魂;因为晓泊,这些人物灵魂有了一个完美的肉身。在玄色和晓泊的笔下,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在纸上跳跃、在方格内舞颂,一个个古董在不同的主人手上转手买卖,他们用人与古董之间的羁绊为观众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凄美又动人的故事。
《哑舍》的主角是一个活了两千年的古董店老板(甘罗),在他的古董店,每一件都不是凡品,他的古董会说话,会欢乐,会哭泣,甚至有一些能够化身为人时刻陪伴、守护在主人身边。这些古董,每一个古董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动人的有穿梭千年的爱情、有惺惺相惜的友情,凄冷的有皇家支离破碎的亲情、被欲望支配的人性。这些故事或多或少都与历史上真实的事件或是神话故事相联系(例如霍去病的铜镜和小白蛇),虽然这些故事我们在其他的漫画中也看见过很多次,但是以一个古董的视角来连接、描绘整个故事,这在文学界和漫画界来说还是很稀有的。
玄色在写《哑舍》时非常成功的一点就是做到了真正历史与艺术的结合,漫画中出现的每一样古董,作者都会对古董的由来和作用进行详细的解释(可以被科普很多历史知识)。虽然在漫画中有一些较为玄幻的元素出现,但是在尊重历史这方面上,玄色可以说是做的非常棒:但凡接触到历史,她不会去改动结局,不会去改变过程(当然男主们的结局除外,不然就没有这个故事了),她善于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描绘、还原一个历史事件,客观公正,书中描述与史书一般无二。
里面的角色虽然能力很强大,但是玄色不会绝对“光环”化角色,在她的眼里,主角们固然强大,但是在这浩瀚的历史面前,他们也不过是一粒小小的、不会引起多大骚动的尘埃,他们即使强大,也不过是在红尘中挣扎的小人物,与历史相比,他们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你会为他们感到惋惜、遗憾和痛心,但是你无可奈何。这也是《哑舍》最吸引人的一点,它总是能让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于世界而言的地位。
当然,如果玄色笔下的古董故事只是为了给我们讲述儿女情长,《哑舍》的故事不会在读完之后还令人回味无穷。其实《哑舍》绝不只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些爱恨情仇,如果你仔细去观看作品里的每一个细节,你会发现相对于故事表面的爱恨情仇,玄色更想借古董的视角为人们表现人类的善恶本性和七情六欲。她的故事美丽,里面有如梦幻一般穿梭千年的爱情和如同伯牙子期一般惺惺相惜的友情;但是她的故事更多的是残忍,她告诉我们在欲望面前,人性的阴暗面能有多可怕。我觉得这也是《哑舍》的魅力所在,她真实刻画了每个人的七情六欲,不加美化和掩饰。
当然,也就是玄色所注重的“真实性”,所以才成就了《哑舍》这部作品,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喜欢《哑舍》虽然喜欢的是古董们背后所讲述的故事,但是真正吸引我们的不是这些,而是这些故事背后所展现和描绘的历史和人性。
(文/泡泡国漫漫研社 泡面菌)
关于“古董背后的故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骑玉灿]投稿,不代表敏斯特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mster.com.cn/jyan/202511-64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敏斯特的签约作者“骑玉灿”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古董背后的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董背后的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
文章不错《古董背后的故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