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自然界有没有既能下蛋又能生崽的生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自然界有没有既能下蛋又能生崽的生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对于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来说,虽然物种多样化非常丰富,但是繁育后代的方式并不那么花里胡哨,要么是卵生,也就是下蛋;要么就是直接生育出完整成熟的个体,也就是胎生。
一般卵生的生物有爬行动物、鸟类、海洋里大部分的鱼类以及昆虫,除了鱼类以外它们的受精卵大部分有坚硬的外壳,这样就能适应陆地上干燥的环境。
而胎生动物一般就指哺乳动物,例如海洋中的海豚、鲸鱼、海豹、海象,陆地上的哺乳动物就更多了,包括我们人类在内。
这种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熟的生殖方式能够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虽然繁殖周期较长,但是能够保证一个物种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也可以规避繁殖期外界对受精卵的风险。
可是我们从来没听说过,现存的物种中有既能下蛋又能胎生的,这明显是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不应该存在于同一物种中。但大自然总会给我们惊喜。
在地球上生活着一种生物叫三趾石龙子(Saiphos equalis),这种生物的种群中对于繁殖方式分为了两派:卵生和胎生。
虽然繁殖方式不同,但它们可以互相交配繁育后代,并没有生殖隔离,这说明它们依旧是同一个物种。
只是生活在了不同的区域,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不同,生活在澳大利亚悉尼地区的三趾石龙子(Saiphos equalis)采用的是卵生。
它们的卵壳非常薄,而且在卵产出以后胚胎几乎已经完全发育,这意味着它们的卵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孵化,仅仅需要5天的时间。
而生活在澳大利亚北部的三趾石龙子(Saiphos equalis)采用的是胎生,直接诞生幼崽,省去了5天的孵卵期。
一个物种保持两种不同的繁殖策略。这说明了环境选择对生物进化的魔力。科学家认为这种生物就是进化的奇迹,但惊喜也不止如此。
生物学家在研究这种生物的时候,发现了其中一只三趾石龙子(Saiphos equalis)竟然在同一个孕期内产下了三颗蛋,还生下了一只成活的幼崽。
这表明两种不同生殖方式的策略出现在了同一个生物的身上,科学家认为这只三趾石龙子(Saiphos equalis)正处于一种罕见的卵生生物和胎生生物之间的过渡阶段。
这项研究发表在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
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之一,悉尼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卡米拉?惠廷顿说:这个发现具有非凡的意义,对生物进化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我们认为三趾石龙子(Saiphos equalis)是‘世界上最奇怪的蜥蜴’,它能告诉我们很多关于生殖策略进化的信息。”
为什么这个发现如此令科学家兴奋呢?我们知道在地球上,自有性繁殖出现以来,一开始的繁殖方式都是卵生,而且是那种没有羊膜的卵,只适合在水体里面繁殖。
具有坚硬外壳的卵是原始的鱼类祖先因为海洋中的生存压力走上陆地时,为了适应干燥环境才进化出来的,这些鱼类是爬行动物的祖先。
爬行动物主宰地球长达数亿年的时间,而地球上现存的哺乳动物,又是从原始的爬行动物祖先进化而来的,但是这个进化发生在大约1亿年前,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为什么爬行动物会改变生殖策略,转变为胎生呢?这个问题一直是生物进化学的难题,而且也一直是理论上的猜测。
因此这只三趾石龙子(Saiphos equalis)的发现,就成为了卵生爬行动物到胎生哺乳动物的过渡物种,而且是活着的物种,比任何一次发现的过渡生物化石价值更高。
它可以为我们解释生物进化关键的一环。
对于为什么三趾石龙子(Saiphos equalis)在同一次妊娠中既下蛋又生下活的婴儿,有几种解释:
一种说法是,这是一种“风险对冲”,也就是说,在下蛋和胎生之间转换的能力,可以为它在不可预测的环境中提供生存繁育的优势。
比如说,如果在天气寒冷或干燥,而且还没有保护蛋的隐蔽巢穴时,选择胎生,让幼崽发育成熟出生是更好的策略。
如果在繁殖期,经常会面临捕食者的威胁,如果这时还带着宝宝,就会使得雌性的行动受阻,会面临被捕食的风险,这时提前在隐蔽的巢穴中产下卵,能够提高存活率。
另一种解释是,这只三趾石龙子(Saiphos equalis)原本就是胎生的策略,但是因为环境的某些变化和刺激,让他提早的吐出了一窝蛋。
但这早产的三枚蛋,同样也孵化出了健康的宝宝。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这种现象在野外也经常发生,不管怎样后代都可以存活。
科学家目前还不清楚进化的过程以及未来的结果。但这个发现意味着三趾石龙子(Saiphos equalis)这种过渡生物未来可能会进化到只产卵或只胎生。
一般来说,胎生动物都是由卵生祖先进化而来的,很少有动物朝着相反的方向进化。也就是出现返祖现象,这说明未来三趾石龙子(Saiphos equalis)很可能会完全转变为胎生。
但值得指出的是,下蛋这种方式并非不具备优势,而且科学家也发现卵生的石龙子比胎生的繁殖后代的速度要快。
更为复杂的是,如果环境改变,选择的方向也会改变!在某些环境中,自然选择可能有利于产卵。在另一些地区,胎生可能更有利。
所以科学家表示,现在还无法判断它未来的进化方向。
毫无疑问,在地球上目前最为高等的生物为脊索动物,哺乳动物又是其中进化最为成功的一类,而人类又是哺乳动物中的佼佼者。
但在自然界还有一门生物,它们是软体动物,也就是全身没有坚硬的骨骼和脊索,包括头足类动物、节肢动物。
虽然它们现在看来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进化先进程度上都不如脊索动物,但是软体动物要比脊索动物古老的多。
它们是脊索动物的祖先,也就是在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出现之前,地球生命主要集中在海洋中,当时海洋中的生物基本上以软体动物为主。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动物,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类生物除了头就是腿,没有身体,身体上所有的器官基本上都集中在头部。
头足类动物主要有蛸亚纲和鹦鹉螺亚纲,我们常听说的章鱼、乌贼和鱿鱼属于蛸亚纲,鹦鹉螺亚纲的典型代表就是鹦鹉螺。
现在的它们在地球上各大海洋的深水和浅水中都有分布,远没有海洋中的哺乳动物的体型大,也没有哺乳动物凶猛,而其他的鱼类经常会以它们为食。
但在远古时期这些头足类动物的祖先却称霸海洋,当时一个鹦鹉螺的长度能够长达11米,还有巨型章鱼,它们拥有非常大的触手,异常凶猛。
也正是头足类动物的体型,导致了刚进化出来的脊索动物在海洋中毫无生存空间,这时有一部分鱼类就开始尝试上岸,拓展生存空间来陆地上生活或者是产卵。
这部分鱼类就是目前陆地上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祖先。
可以看出统治地球的生物种类也会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进化在不停的交换、轮替。
现在我们在说回头足类动物,我们常常被章鱼、乌贼和鱿鱼搞混,分不清谁是谁,其实它们三个很好区分,章鱼有8个腕足,乌贼和鱿鱼的腕足比章鱼多两个。
而且章鱼的头是既圆又大,有一个软软的大脑袋,非常聪明,甚至有点被神话了,甚至认为章鱼的智商仅次于灵长类,其实它们远没有你家的狗狗聪明。
但鱿鱼和乌贼它们的头扁扁的,在遇见危险的时候章鱼和乌贼能够喷墨迷惑地方,这一点鱿鱼做不到。
不过在头足类动物的腕足中,会有一个腕足和其他不一样,这个腕足就是茎化腕,雄性用这个腕足和雌性进行交配活动,由于它们没有身体,所以在交配的时候,是在头部进行的。
上图就是头足类另类的茎化腕,区别在于它的尖端没有洗盘,而是有一个凹槽,能够输送遗传物质。
但章鱼有一个近亲,名为,它章鱼的体型非常相似,也有8个腕足,其中一个也是茎化腕。它们的交配虽然也是入脑,但方式却很特别。
船蛸是一种雌雄异形的生物,也就是雌性和雄性的身体差别很大,雌性一般的体型能够长到100毫米,它们的八个腕足能够分泌一种液态,在其身体的周围形成一个薄薄的外壳,像一艘小船一样。
因此它们得名船蛸,这个外壳的作用并非像贝类一样保护自己的身体,而是专门为了繁殖幼崽用的,等幼崽出生以后,雌性也会抛弃外壳。
相比于雌性,雄性的体型却非常小,它们最多能够长到20毫米,一生都没有外壳;
上图就是雄性船蛸,可以明显的看到它的一条腕足的末端呈现出了细条状,这就是它们的茎化腕。雄性除了体型小以外,它们的寿命还非常短,且与雌性生活水域的深度不同。
很长一段时间,古生物学家只在海洋中发现了雌性船,并没有雄性的踪迹,生物学家以外这种生物是雌雄同体。
但是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在雌性的头部常常会发现一个长条状会动物的物体,深深的扎进了它的脑袋,研究人员以为这是一种寄生虫。
但是随后的研究发现,这个长长的、类似于寄生虫的东西,其实正是雄性和雌性交配完以后留下的丘比特之箭。
那么雄性是如何完成交配的?
雄性船蛸由于体型较小,生活的水域和雌性不同,所以它们很难被发现,但不代表它们不存在。雄性船自出生以后,就开始寻找雌性。
等它们发现雌性以后并不会主动靠近雌性,将自己的茎化腕伸进人家的脑袋,而是缓慢靠近、绕道雌性的背后,然后在一定的距离上,主动切断自己的茎化腕,并且将茎化腕发射出去。
茎化腕如果命中雌性,它就会牢牢的叮在雌性的身上,由于茎化腕对于雌性来说非常的细小,它们并不会感觉到被叮了一下,也不会感觉到任何不适的感觉。
可以说雌性对它们的受孕完全不知情,这就像是出门转了一圈,回家以后竟然发现自己怀宝宝了。
如果雄性没有命中,那么雄性船蛸估计会被气到原地爆炸。
因为它只有一条茎化腕,也就是它一生只能交配一次,且在它切断茎化腕以后,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
所以对于雄性来说,这样的操作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雄性船用它真实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死了都要爱”,而这种交配方式也堪称自然界最绝。当然类似于雄性船蛸交配行为的生物,在自然界是大有人在。
毯子章鱼也有类似的行为,它们也是雌雄体,雌雄的体型差别很大,雄性在完成交配以后,就会死亡,逐渐漂浮在水面上。
除了海洋中的生物,在陆地上有一种昆虫,它们是金蛛。
由于金蛛和螳螂一样具有性食同类的习惯,所以雄性金蛛为了防止自己被雌性吃掉,它们在交配完以后会迅速的切断自己用来交配的触肢,逃离雌性危险的攻击范围。
而被切断的触肢会一直留在雌性身上,这样就能保证其他的雄性无法求偶,从而保证自己的后代能够顺利的出生。
雄性金蛛虽然跟雄性船蛸一样,一生只有一个触肢,只能交配一次,但是好处是金蛛切断自己的触肢以后,并不会丧命。
这就是自然界中一些奇葩的繁殖方式,真的是为了生宝宝啥事都干的出来,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
关于“自然界有没有既能下蛋又能生崽的生物?”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坚树茂]投稿,不代表敏斯特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mster.com.cn/jyan/202511-232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敏斯特的签约作者“坚树茂”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自然界有没有既能下蛋又能生崽的生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自然界有没有既能下蛋又能生崽的生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文章不错《自然界有没有既能下蛋又能生崽的生物?》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