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指的是什么

网上有关“科学指的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科学指的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科学一词的来源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为什么这么称呼呢?science的本来含义是系统知识,我想也许这样,科学在十九世纪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了,它已分得非常细了,即分成许多许多专业,而这些专业知识又不象其它知识那样是互不联系的。除了专业概念外,基础概念是一致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样的,“科”的意思是分类或层次条理的意思,所以我自认为science 对应“科学”还是比较合适的。

二、科学的严格定义

实际上,由于科学一词从来就没有严格定义过,所以会引起一系列的混乱和无谓的争论。比如: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中医是否是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是什么?科学与宗教的区别是什么?等等。而这些问题又是非常非常吸引人的问题。所以时代要求我们尽早地给出恰当的定义以解决这些争议。下面先看看我根据现有教科书以及有些权威性论著上的定义改进的自认为非常严格的定义,然后再来讨论一下其确切的含义,争取学术界有个一致的认同。

定义——科学是一种最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社会事业

该定义中“最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该定语是自己加进去的,原因是为了明确科学的涵义,即明确科学是一个怎样的知识体系(我至今为止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书上为什么不敢明确地加上它)。其中“矛盾”当然是指逻辑矛盾。

“知识体系”是人们对科学的最初认识。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知识,最重要的就是有很高的条理性和结构。这一点,任何一本经典著作都多少具有这种特色,古代最著名的要数《几何原本》了。中国的古典著作中最有条理的,也许是我不学无术,自认为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橘中秘》(一本棋书)。不过科学这种知识体系已不象某些知识体系那样规模那么小,讨论范围那么窄了,而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其野心甚至企图包罗万象无所不及。这么大的体系仍要保持很强的条理和结构,这就显得与众不同了。但知识体系并不只有科学一种,所以必需明确科学是怎样的知识体系。定义中前面部分给出了限定,跳过一段再讨论。

很早有人就认识到了科学是一项社会事业,但其意义是随时代发展进一步深化的。而这也是缺少教育的人们不易理解的。知识表现在书本里怎么又是一种社会活动呢?不能被别人理解,不能被别人重复验证,这本身就不叫知识,为什么还要强调其社会性呢?这是因为科学对知识的认识要远远比其它对其的认识严格。不管对巫师、宗教徒、平民还是科学家来说,知识都是指正确的陈述,正确的预见,即知识就是人认为的“真理”。但只有科学家才非常严格地审视“真理”。不光要看它的初始语句(常称为公理)是否来源于直觉、实验或有充分理由,而且严密地审查推导过程中的任何细节,并考查其任一导出结论是否与实验或生活经验相冲突。而这一系列工作都不是没有受过科学训练的人能做的,因此需要教育,需要许多的科学家的共同劳动,也需要广大民众的理解和各方面的支持。随着科学的越来越发达,科学的复杂程度越高,其社会性也就越强。

“最逼近真理”是强调科学的特质,与其它相比,科学最强调怀疑,因为科学是以不存在先知先觉为前提的。认为所有知识都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虽然科学追求的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但毕竟主观世界与客观存在并不是一回事,知识再正确,也只是逼近对世界的描述,而不就是客观世界。比如说:理想气体模型它能非常好的描述在常温常压下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是因为这些气体分子的线度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而范德瓦尔斯对理想气体模型的修正也只是近似的描述象水蒸气那样的真实气体。科学家们懂得他们的理论一开始就是近似,所以他们从未指望从其理论导出的结论与真实世界无丝毫误差。所有的知识是人造的,是主观世界的产物,即使存在外星人,也只可能是比地球人更进化而已,他们也会有错。自然界的秘密存在于自然界本身,自然界以其自身的多样特点表现自己,但不会以文字形式借上帝之口明白地表达出来。可见用“最逼近真理”这一词项既强调科学的严密性,又强调了科学对世界的认识意义。

“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该定语反映了科学对完美的追求,强调了科学也有个成长过程。普通人犯错误是经常的,伟人也会犯错误,象牛顿、爱因斯坦和马克思这样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有错误的理论。罗素的著作中,经常描写伟人的自相矛盾,比如,提倡用节育手段控制人口的马尔萨斯四年内添三个孩子;提倡无为的叔本华对晚来的荣誉欣喜若狂;被称为实验科学的始祖的培根则不知道为他治病的哈维发明血液大循环理论。伟人尚且如此,那么集所有伟人智慧的科学内容要想没有一点自相矛盾的暇点则十分困难,而且体系越大越难以没有错误,特别是新学科,需要时间的检验。任何科学都有个成熟的过程。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科学也许是某种情境下的近似,在无限推广时就可能出现矛盾,而科学决不会装作没有看见,必定要去解决这一矛盾,使科学向前迈进。由迈克尔逊实验引起的相对论、由黑体辐射实验引起的量子力学以及理发师悖论引起的数学革命,正是排除了那些自相矛盾后发展起来的。

专门研究科学的人叫作科学家。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什么

如果仔细研究科学的来源——理性主义,以及理性主义涉及的前置来源——古希腊的思辨传统演化出的怀疑论(思故在),以及中国八卦易经呈现出的数学和客观现实作为描述理论的方式(理性主义以数学和客观现实来对怀疑论对知识体系思辨后,进行去伪存真,以实现新的更客观的知识体系)

——搞清楚上面这段话,科学所指就非常清晰。 科学 是指 一种对知识及知识体系去伪存真,构建出既有能力条件下,接近“真理”的新知识体系或知识 的方式。科学本意是“分科而学”,这反映的是一种思辨方式——将传统的知识进行解构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成为一个学科),对各个单元部分进行用数理和现实进行检验的思辨去伪过程。从而构建出一个新的知识或知识体系。

技术是什么? 技术是针对现实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和方式。

技术和科学的根本差异在哪里?

1、科学更偏向 认识过程 ,也就是知识和知识系统的生成检验过程。而技术更偏向 实践过程 (解决现实问题)。

2、科学这种 传统 (分科而学)生成过程倾向于原子论方式下的解构分析方式。而技术因为现实问题往往涉及众多领域,所以技术涉及的知识及知识体系往往是跨学科的(合科而学)

科学和技术的相互渗透

西方科学传统的无限解构的思路,日益走向一个瓶颈,现有分科的研究都已经普遍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事物的认识无限解构并不一定更清晰客观的认识客观真理。合理的解构认识或许能实现一管而窥全貌,但是过度的分科而学,就有可能实现管中窥豹的结果。科学分科而学的根本目的还是对事物本身进行全面的认识,而不是认识事物到最后无法全面认识事物本身。因此,当各个分科的知识体系深入到一定规模,合科而学就成为认识新的要求。各个学科综合而成新的学科是否会有崭新的认识现象和结果呢?事实证明是有的。因此这就客观需要科学本身向技术的传统合科而学的方式转向。

同样的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式的进步,需要方式办法的各个环节(分科而解构)重新认识提升组合,形成更先进有效的办法方式,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形式。这就是技术(合科)向科学(分科)的学习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什么如下:

技术与科学是紧密联系的。科学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持,而技术的发明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技术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的定义

技术,什么是技术,在百度知道里有这样一个定义:“技术的最原始概念是熟练,从广义上讲,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

而对于科学,在百度知道里定义为“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通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

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永远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其次,我们从定义出发,从定义中寻找他们的各自特点。从技术的定义里,我们能够很直接很清楚的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技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一目的性。

技术是为了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的",因为需要才需要一种东西去完成这项任务。接着,"技术的最原始概念是熟练”,孰练意味着亲身动手去反复的实际操作某一种工具或反复的训练某一种技能。

从科学的定义里,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关于科学特点的信息一一真理性、多方面性以及反复的实践。有一句名言很好的诠释了科学的两个特点"实践就是真理”

科学是追求真理的,而真理需要实践,因此,科学就是从各个角度通过反复不断的实践,从多方面来渐断的接近真理。

而从多方面来看待同一个问题,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这些结果有可能是相悖的,因此,科学的又一个特点就是相悖性。

单单从技术与科学这两者的定义入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技术与科学是紧密联系的。科学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持,而技术的发明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科学想要发展就需要技术,它需要借助一些手段,借助这些手段它才可以解释和揭示真理,才可以更清楚的认识世界,而技术的发明则需要一些具体的理论依据,有了这些具体的理论数据和材料才能够精确的发明

关于“科学指的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沛柔]投稿,不代表敏斯特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mster.com.cn/jyan/202510-92.html

(18)

文章推荐

  • 格林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网上有关“格林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格林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道理:《格林童话》教会了大家做人不要太贪心,要知足常乐。贪得无厌往往失去的会更多。有梦,人生就有希望。只要不放弃梦想,只要不断

    2025年10月30日
    18300
  • 有什么电视节目是专讲历史故事或名人故事的

    网上有关“有什么电视节目是专讲历史故事或名人故事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什么电视节目是专讲历史故事或名人故事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百家讲坛》《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

    2025年10月30日
    18318
  • 世界地球日海报

    网上有关“世界地球日海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世界地球日海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世界地球日海报 世界地球日(WorldEarth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

    2025年10月30日
    16318
  • 倚天屠龙记表妹扮演者

    网上有关“倚天屠龙记表妹扮演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倚天屠龙记表妹扮演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2017年版本的《倚天屠龙记》中表妹(殷离)的饰演者是赵韩樱子,张无忌第一任未婚妻、表妹,性格倔强刚烈,因二娘与兄长欺负母亲,杀了

    2025年10月31日
    17320
  • 《古董局中局2》:木户加奈还是原来的木户加奈

    网上有关“《古董局中局2》:木户加奈还是原来的木户加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董局中局2》:木户加奈还是原来的木户加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在刘一鸣的葬礼上,木户加奈出现了,还是第一部的木户加奈,真好!第二部一上线播放,就被

    2025年11月01日
    13303
  • 关于不向命运低头的素材事例

    网上有关“关于不向命运低头的素材事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不向命运低头的素材事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逆境是一种灾难,但更是宝贵的财富,只有坚强的毅力,才能战胜逆境。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回顾他人生遭遇时,谈到自己的“平生

    2025年11月02日
    15317
  • 为祖国崛起而奋斗的人物事迹手抄报

    网上有关“为祖国崛起而奋斗的人物事迹手抄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祖国崛起而奋斗的人物事迹手抄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为祖国崛起而奋斗的人物事迹有:1、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的奠基人,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

    2025年11月03日
    16318
  • 看书英语怎么说-

    网上有关“看书英语怎么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看书英语怎么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看书的英语:Readabook读音:[ri:d;red]?[?]?[b?k]短语:1、readinabook?在一本书中看到2、Re

    2025年11月04日
    19307
  • 奥运中的数学知识_奥运中的数学

    网上有关“奥运中的数学知识_奥运中的数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奥运中的数学知识_奥运中的数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课前谈话师:孩子们,初次见面,蒋老师很开心,咱们特别有缘分,能一起上课。知道我姓什么吗?(蒋)评价:真会听!你

    2025年11月05日
    12309
  • 考拉是什么动物的别称-

    网上有关“考拉是什么动物的别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考拉是什么动物的别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是树袋熊的别称。树袋熊,又称考拉、无尾熊、可拉熊、树懒熊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英文名Koala

    2025年11月05日
    19314
  • 徽州名人知多少

    网上有关“徽州名人知多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徽州名人知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列举如下:1、朱熹,南宋大学者,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婺源县人,1148年考中进士,曾任秘书修撰

    2025年11月06日
    10303
  • 祛湿减肥有什么方法?

    网上有关“祛湿减肥有什么方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祛湿减肥有什么方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根据中医理论的说法是如果人体内湿气太重的话那么可能就容易导致肥胖问题发生,尤其是一些不注意日常饮食的朋友。因为湿气太重引起的肥胖也就需

    2025年11月07日
    10306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沛柔的头像
    沛柔 2025年10月30日

    我是敏斯特的签约作者“沛柔”

  • 沛柔
    沛柔 2025年10月3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科学指的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科学指的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科学一词的来源 科...

  • 沛柔
    用户103006 2025年10月30日

    文章不错《科学指的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